在线咨询
立即注册
案例试听
前些天有朋友问我,你创业累吗?我也说不上太多,但我觉得年底了,也该稍微给自己做一些总结,好面向未来,再次出发
-关于自己-
减重
23 年年中的时候,我的体重已经让我已经开始呼吸困难,在一次坐飞机的时候,我拥挤的挤在经济舱的位置上,感觉十分不舒适。
血糖高、血脂高、脂肪肝、尿酸高
我太胖了。
在某一刻起,我想要彻底的改变这一切,而不是用我没有时间、创业太忙了去解释这些
因为和自己解释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解决问题才有意义
于是,从那天起,我给自己买了一个体脂秤,开始每天检查自己的数据
我开始丢弃含糖的碳酸饮料
我开始运动,每天保证 10000~15000 步的运动
在出差的路上,如果可以走楼梯就不会坐电梯,哪怕在高铁站的等待时间里也要走起来
我开始不再晚睡,至少 10:30 会开始睡眠
我开始约束自己,每一顿都是减脂餐
我开始关注每一个食品的卡路里,并如数家珍
虽然依然有应酬,但我给自己约定,如果有客户的应酬,就减少当天的一顿饭
于是,在不服用司美格鲁肽这样的药物的情况下,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减了 38 斤
这个过程很困难,从一开始的痛苦、到麻木、到现在习惯
我经常喜欢看着我 2 岁不到的孩子,她才 25 斤,却那么大,而我减掉了 38 斤,很可能未来还会继续减掉 20 斤
因为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活状态
这个过程中,虽然也不是很成功,但兼顾工作、家庭下,减去 16% 个自己,其实难度是很大的。
但这就和我创业的过程其实很像,延迟满足就是我这些年一直在坚持的,不要去透支未来,而是去投资现在。
延迟满足中,我随着减重,身体大多数体验的机能问题都迎刃而解,而且由于不是药物方案,身体已经习惯了新的生活节奏,并不断继续向前。
这个过程的成就感和创业的成就感非常的像,让我今年收获了双倍的快乐
-关于创业-
我觉得减肥这个过程其实和创业很像。
你可以选择用药,采用资本的形式,忘记初衷和目标,一把梭哈,胜王败寇
也可以选择自然生长,相信自己的愿景,一步一步用时间去实现他
所以这些年里,云蝠智能一直坚定的走在不用药的这条路上
就像我的个人生活一样,我充分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人选择的路,一定是最难、最慢的路
关于创新,就让那火箭爆炸吧!
在一个赛道的时间足够长,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这个赛道太古老了,在 6 年前,200 多家竞品的战场上,我们就是赛道最不起眼的小家伙
几个大学生,刚刚第一次创业破产,一穷二白除了还可以写代码
这 6 年里,我们看到 200 多个竞争对手出现
看到不少于 20 家对手融资到 B 轮甚至 C 轮
在泡沫最沸腾的时代,虹桥机场和上海的地铁站里布满了竞品的广告
还有几个团队到了 1000 多人,我有时候想想都恐怖,那是我初中的所有人,做早操的时候多到恐怖的人数
时间走过 6~7 年,市场走到下半场,你看到对手都陆续退场,有人转型、有人上岸、有人失信、有人从上千人回到上百人
我们终于战斗到了决赛圈,并且在决赛圈里有足够的能力赢下未来
上一月 openai 发布的打电话的 feature,但我们已经在这里市场捶打了六年,并在很早的 23 年年初看到了未来
但由于存在太久,时间给了不仅是复利,也有包袱
包袱不仅仅是代码本身,还有团队的意识和思想,人们会习惯用旧思维去否定新思想
哪怕我还是一个 90 后,但是看向一个庞大的产品和团队的时候,都会担心自己是否还有能力 hold 全场去创新和转型
所以只有不断的倒逼自己和团队创新,才能摆脱落后的可能性
从关键词-上下文-正则表达式-神鹤 NLP 语义模型到智能体互动
从智能体互动看到端到端、多智能体编排、记忆模块等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不断的否定自己,到自我创新
我们慎重的落子,但如果做了决定,就全情投入,让创新打破今天的格局
客户需要更低成本的方案
我们从全新一代 asr 语音识别引擎、大模型质检到背景音模块
从自动呼叫模块全面重构、大模型呼叫到端到端呼叫
从 Ai 到人机协同再到无感介入
我们在一年里,听到客户上千次的不满意的意见,并采纳这些意见去优化产品
那就让火箭冲上去吧!只有一次又一次面向未来那堵墙撞过去,才能撞破那所谓不可能的事
做难而正确的事情,绝不止是一个口号
当我在今年的测试中,听到客户说,我不会用 xx 家的方案,那太糟糕了,完全没有 AI 的能力
我笑了,还依稀记得在 3 年前,我就是那个失败的那一方
-关于团队-
让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
我们融过资,也有足够的现金流,甚至现金比很多 B 轮公司还要多
但我们珍惜每一笔钱,到今天,云蝠智能已经管理近 80 人,年营收 4000 余万,如果计算伙伴收入已经过亿,并且盈利的情况下。
我依然出差住着汉庭,如果时间一样的情况下选择动车,如果时间一样的情况下选择地铁
从场地、云、软件所有的环节都在进行精益化的成本控制,我们甚至让数据库、服务器全面实现了弹性伸缩,控制成本
但在人力上却没有这样,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今年开始拥有了更多优秀的同学入职,他们年轻、有想法更有共同的价值观:相信 Ai 必然改变世界
我们没有招募太多的人,而是尽可能激发人的潜能,并让人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当我可以从团队和客户身上学习到东西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团队开始进化了
我不希望坑客户、代理商,也不希望亏待在云蝠工作的每一个人
关于借势与团结
我们知道,超速的业绩增长来自接势,所以这一年里,我们无比的感谢合作伙伴的支撑
虽然云蝠团队人很少,不到百人,但是如果计算我们的伙伴团队,那也是一个近千人的庞大团队
这是一个近百人的总部、近千人的伙伴、数百人的供应商、近万人的客户的业务生态
来自云厂商、政府、媒体、合作伙伴及终端客户和团队多方位的支持
让本来极低的广告预算,依然爆发出足够的市场声量
我们知道,所有的合作建立的基础,是你自己可以足够强大,让对方可以以平等而非俯视的视角对话
强大来自 2.2 万客户的共识,那是真金白银的投票
强大来自 6 年如一日的迭代,我们开始舍弃所有无关的业务,纵身一跃,只为实现 AGI 在呼叫领域的实现,那是 2000 万+的研发投入,和数千个需求构成的共识
强大来自可以尽全力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即使满足不了的需求,也能在极短时间内实现
强大来自上千次失败的挫折总结出的问题和经验
强大来自团队发自内心的热爱,心中有火,眼里有光
如若此生没有机会再回大厂,就让云蝠智能成为大厂
乐园由我们自己创造
-关于失败-
我这一年里啊,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能开始接受自己的失败
大大方方,承认失败,而不找各种理由去敷衍自己的失败
我开始接受我也能力有限,我没办法一个人完成所有的事情
这家公司不是一个人在操作的高达,我可以身随心动,一个人摆平市场和产品的一切
我开始正式和认可竞争对手的能力,并不断的高估我的对手,认真的倾听大家的抱怨
他们很强大,包括来自其他赛道可能的对手及海外的对手,都很强大
学习他们的优点,认可他们的优点,接受那些次失败的结果,并自我改进,是我今年最大的调整
失败不可怕,失败后能不能站起来,站起来后能不能修正自我的错误和认清失败的原因,更重要
我接受我也不是一个最优秀的产品经理,我也会做失败的产品,如数字人、如质检、如智能工牌、如第一次创业
但这不影响我们继续去创新,因为只有一次一次的向未来撞去,才能撞出未来
这世界上大多数人走的路,一定不是我要走的路
正是在这些失败里,我们找到了模型呼叫、找到了大模型质检、找到了人机协同等一系列真正解决客户的产品能力
那些创新里,不再需要去借鉴竞品,是由内燃动力的创新
当我看到一系列新的竞品对我们进行页面字段级别的抄袭时,我笑了下,这没什么,做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关于未来-
我不断的向前走,看到技术与市场的深水区还有更多的问题
正是因为不断的深入深水区,我们开始理解模型的问题和尝试用工程解决这些问题
但我真的、坚定的的相信,AI 必然会实现 AGI,并在不远的将来取代所有的呼叫中心
那将是全球万亿,中国千亿的市场机会
哪怕只吃掉 1% 的市场,都是 20 亿+的机会
突破性的机会一定不是依靠组织创新完成的,必然是颠覆性技术的诞生
更何况我们不是一个卓越的管理者,只是一群知道用增长解决问题的年轻人
年轻最大的资本就是,当我们已阅尽千帆,创业十年后
我们依然才 32 岁。
颠覆性机会是有时间窗口的,而我们全力以赴,就是未来拉长我们的时间窗口,确保是我们可以赢下这一场战争
在寒武纪,只有小动物才能更好的存活,那些诸神的宏大战场我就不去了,我们就在这一片狭小的但依然足够机会的战场
全情投入、孤注一掷、决胜未来
-这一年的感受-
时间不够用了,过去那种我一个人上战场,或者我们几个合伙人上战场的时间过去了,或许我们还在一线的战场,但更多是为了听到炮火的声音
我经常开玩笑,云蝠智能今天有 2.2 万位客户和 400+伙伴,我每天见 3 个客户的话,就需要 25 年左右。
我开始为了时间,上班开高速,为了节约 20 分钟的时间,可以多思考或多优化一些事情
我开始减少无效的社交,一些无效的活动交给中层的同学锻炼,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对产品、组织和战略的思考与落地
我依然在一线,在这一年里,我编辑了 约 2000 个开发需求,每一个字都是手敲的,写了 30 万字,可以发表 10 篇硕士论文
坦率的说,很多客户都很吃惊我依然在一线处理这些需求,其实从成本角度我应该和需求及一线保持一定的距离了
但这应该就是爱好吧,爱好的特点就是在周末也会去调研和研究
设计产品的过程就和我初中时练习画画一样,是沉浸式的体验。
我们很多对大模型的算法加速、工程加速、对话拟人度的优化,让即使大厂的同学也叹为观止,就如同马斯克让不锈钢去造火箭一样
这一年里,我践行了我不扩大团队规模,但继续拉动增长 55% 的目标
时间的延迟满足,如减肥一样慢慢浮现,从 24 年4 月开始盈利,到今天,充沛的现金流、精干有创造力的团队和足够的造血能力让我感觉云蝠智能真的开始从一个孩子走向青年,他年轻、有规划、有力量也对外来充满信心
我们没有大额融资烧钱后的历史包袱、没有大量股权稀释打来的决策内耗、没有合伙人之间内斗的内部问题,我们可以一致对外,真的如产品经理一样纯粹的关注客户需求、关注未来需求
这一年里,云蝠智能的收入增长了 55%(超出预期 20%),员工的收入也增长了 20%+,我的体重也下降了 18%+
这一年,我人生的视角从男孩走向父亲的视角,我也学会了包容更多的错误,包括自己的错误
但心中对未来的希冀始终在那,那是 七年前我将这家公司命名云蝠智能的之初,用 7 年 2500 天的努力,让我这个平凡人可以站在如今这场诸神的战场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找到状态的感觉真好,希望 2025 可以持续增长,让我看到一亿以上营收的视角是什么样的世界
这世间诸神,2025,请赐教